序号
|
内容
|
时间
|
负责处室
|
1
|
布置、学习琼教师[2008]28号文
|
6月6—10日
|
各处室、系部
|
2
|
完成岗位职数核定工作
|
6月11—13日
|
行政办
|
3
|
个人申报
|
6月11—13日
|
行政办
|
4
|
成立学校专业技术
资格评审考核、推荐小组
|
6月13日
|
行政办
|
5
|
申报人员准备材料
|
6月11—15日
|
行政办、教务处、
各系部
|
6
|
述职、民意测验
|
6月16—17日
|
文科由中文系负责
理科由数理系负责
|
7
|
课堂教学评估、
科研业绩鉴定、教学业绩鉴定
|
6月16—20日
|
教务处
科研设备处
|
8
|
公示申报材料
|
6月17—23日
|
行政办
教务处
|
9
|
学校专业技术
评审考核、推荐小组提出推荐名单
|
6月23日
|
行政办
|
10
|
行政领导办公会议确定推荐名单
|
6月24日
|
行政办
|
11
|
公布推荐名单
|
6月25日
|
行政办
|
12
|
业务档案整理
|
6月14—30日
|
行政办
|
13
|
办理材料核定手续
|
7月1—4日
|
行政办
|
14
|
上报申报材料
|
7月5—8日
|
行政办
|
起止年月
(学期)
|
讲授课程名称及教学任务
|
学生
人数
|
周学
时数
|
工作
周数
|
总学
时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周平均学时
|
|
||||
科组(系)
审核意见
|
审核意见:
科组(系)负责人签名:
学校(学院、系)盖章:
年 月 日
|
起止时间
(学期)
|
任教课程
名 称
|
班 级
|
总 课
时 数
|
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
|
教材处理科学、艺术,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
教法灵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
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
教学有特点、有实效
|
累计总分
|
教学评估综合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务部门审核意见:
教学评估次数: 次,其中评为优等 次,占总次数的 %,不合格的 次。 单位盖章
负责人: 年 月 日
|
授课教师
|
|
所在单位
|
|
申报资格
|
|
|||||||||||
授课学科
|
|
授课课题
|
|
|||||||||||||
授课班级
|
|
授课时间
|
|
评委人数
|
|
|||||||||||
序号
|
评价指标
|
权数
|
评委评分
|
平均
分数
|
||||||||||||
评委1
|
评委2
|
评委3
|
评委4
|
评委5
|
||||||||||||
|
|
|
|
|
||||||||||||
1
|
教学目标内容
|
18
|
|
|
|
|
|
|
||||||||
2
|
教学过程方法
|
40
|
|
|
|
|
|
|
||||||||
3
|
教师基本素养
|
18
|
|
|
|
|
|
|
||||||||
4
|
教学即时效果
|
16
|
|
|
|
|
|
|
||||||||
5
|
教学特色
|
8
|
|
|
|
|
|
|
||||||||
评 价 等 级
|
|
评 价 总 分
|
|
|||||||||||||
评价意见: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
||||||||||||||||
教务部门审核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盖章)
|
所在单位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盖章)
|
授课教师
|
|
所在单位
|
|
申报资格
|
|
|||||||||
授课学科
|
|
授课课题
|
|
授课班级
|
|
|||||||||
序号
|
评价标准
|
指标达到度
|
评分
|
小计
|
||||||||||
指标
|
权数
|
指标要求
|
(A)
|
(B)
|
(C)
|
(D)
|
||||||||
1
|
教学
目标
内容
|
18
|
教学目标准确具体适度,符合课程标准(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
|
10-9
|
8-7
|
6
|
4
|
|
|
|||||
结合学科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教育。
|
8
|
7
|
6-5
|
4
|
|
|||||||||
2
|
教学
过程
方法
|
40
|
整体设计合理,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方法有效。
|
8
|
7
|
6-5
|
4
|
|
|
|||||
教学内容正确,容量适当,讲解准确恰当。
|
8
|
7
|
6-5
|
4
|
|
|||||||||
教学过程紧凑,学生活动充分,反馈及时,教学效果好。
|
8
|
7
|
6-5
|
4
|
|
|||||||||
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选择和使用符合教学内容需要、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
|
8
|
7
|
6-5
|
4
|
|
|||||||||
启发思维,指导学法,注重探究,重视操作,培养能力。
|
8
|
7
|
6-5
|
4
|
|
|||||||||
3
|
教师
基本
素养
|
18
|
讲普通话,语言流畅、准确、简炼。
|
6
|
5
|
4
|
3
|
|
|
|||||
教态亲切自然,师生平等和谐。
|
6
|
5
|
4
|
3
|
|
|||||||||
演示操作熟练、规范;板书、图示设计合理;字迹工整、规范。
|
6
|
5
|
4
|
3
|
|
|||||||||
4
|
教学
即时
效果
|
16
|
完成教学任务,双基得到落实,能力有所培养。
|
8
|
6
|
4
|
2
|
|
|
|||||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活跃,师生互动积极。
|
8
|
6
|
4
|
2
|
|
|||||||||
5
|
教学
特色
|
8
|
在课堂教学中,在某一方面具有创造性,特长、特点鲜明。
|
8
|
6
|
4
|
2
|
|
||||||
评价等级
|
|
评价总分
|
|
|||||||||||
评价意见:
评委签名: 年 月 日
|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
|
从事专业
|
|
学 历
|
|
申报资格
|
|
思想政治和教师职业道德表现情况
|
|
||||
有无行政处分记录
|
|
||||
有无犯罪
记 录
|
|
||||
其他需要说明情况
|
|
||||
鉴定单位
意 见
|
(盖章)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序号
|
材 料 名 称
|
份数
|
页数
(页号)
|
备 注
|
1
|
个人综述材料
|
|
|
|
2
|
学校行政领导考核评估材料和校长岗位培训合格证
|
|
|
限校级领导提供
|
3
|
课堂教学评价表
课堂教学评估意见表
|
|
|
持教育教学能力考试A级合格证者免
|
4
|
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考核表
继续教育情况表
德育和班主任工作情况表
教学公开课情况表
基层支教工作鉴定表
|
|
|
资格条件有要求的申报者提供
|
5
|
教学评估情况汇总表
工作量汇总表
|
|
|
|
6
|
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复印件)
外语合格证(复印件)
|
|
|
|
7
|
海南省教师职务评审教育教学能力考试合格证
|
|
|
中小学中级以上申报者提供
|
8
|
海南省高、中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破格申报推荐表
|
|
|
破格申报者提供
|
9
|
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任证书、科研成果证书或成果鉴定证明书、以及其他教育教学成果奖状或证明(复印件)
|
|
|
|
10
|
代表作:1、
2、
3、任现职后至本次申报资格截止时间发表的论文、论著、出版的教科书、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或典型设计、试验报告等(复印件)
|
|
|
高校正、副高,中专高讲申报者自定两篇代表作,其余申报者自定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