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蔚林 通讯员 王冰冰
2016年3月28日,是所有“琼台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教育部致函海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半岛网页版,并明确要求半岛网页版要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半岛网页版紧紧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以全面提升服务基础教育能力和水平为己任,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殷殷嘱托,勤宣德教,求实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打下扎实基础 自信站上升本新起点
其实,早在升本之前,半岛网页版就为本科教育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2014年和2015年,该校遵循海南省职业教育招生试点项目改革工作要求,分别与海南师范大学合作开办了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和数学与应用数学、美术学等4个本科专业,为该校学子搭起了成长成才的“立交桥”。
办学经验得到延续——2016年,该校升本后,首批设置的本科专业就是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科学教育、美术学、音乐学和学前教育等6个专业。在第一年试水成功后,2017年,该校又新增了艺术设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英语等4个本科专业。目前,该校已经拥有1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教育学、艺术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5个学科门类,除了艺术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两个专业外,其余专业都属于师范性质。
记者从该校了解到,升本后,该校高度重视本科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多次召开建设与发展专题研讨会,邀请多位省内外专家到校就该校升本后的办学方向、专业建设等核心问题开展研讨,同时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加强学习,转变本科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2016年,该校还专门下拨100万元实施新建本科建设支持计划,推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制度建设和教学质量建设等工作。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回望历史,1705年(清康熙四十四年)焦映汉先生筹办琼台书院时就怀抱“勤宣德教,扶植士气”之志,这份情怀数百年来始终不变。
升本以后,该校更加紧密地对接我省学前和小学教育的实际,结合自身办学优势,组织各本科专业在“综合培养、主辅双修”或“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下,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实际,继续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比如,小学教育专业按照大文、大理两个方向开展全科培养,科学教育等其他小学教育类专业按照主教+兼教的模式培养。几经学习和研讨,该校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制定2016级师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制定2017级非师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多次组织本科专业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讨,认真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前瞻性和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对应性。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该校以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为统领,以培养达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师资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首先,小学教育类专业按照“全面发展,学有专长,主教一门,兼教一门”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以德育类课程、工具类课程和素质类课程组成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按照基础性、少而精的原则,对学科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适应跨学科教学的需要,开设小学语文、小学美术、小学信息技术和小学书法等9个兼教学科课程模块,由学生自主选择1个非主修方向修读;拓宽教育类课程的设置,突破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老三门”课程设置格局,开设《儿童发展与学习》、《小学班级管理》、《教师语言》、《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增强师范生的教育专业素养。
其次,学前教育专业构建了“245”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即2种基础、4种关键职业能力、5项专长。其中,“2种基础”指强化文化素质基础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基础,通过开设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等文化素质课程,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通过开设幼儿教师修身课、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强化学生基本理论素养,形成幼儿为本、师德为重的专业理念和态度。“4种关键职业能力”指着力培养幼儿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能力、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突出保教结合的幼儿教育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保教实践能力。“5项专长”指“弹、唱、跳、画、说”的专业技能,训练学生钢琴与电子琴弹奏技能、儿歌教唱技能、幼儿舞蹈教学与排练技能、幼儿美工技能、说普通话与讲幼儿故事的技能,五项专长全面训练,要求学生至少擅长1项。
探索本科化教学管理
提升校园学术环境
升本以后,半岛网页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了新的发展规划——2016年重新修订了《半岛网页版“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并认真研究制定了《半岛网页版“十三五”学科发展规划》。
此外,该校还制定并发布了《半岛网页版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半岛网页版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半岛网页版学士学位外语成绩标准的补充规定》等3项该校升本后重要的教学管理文件。当前,正结合本科教学相关工作在修订和补充本科教学相关管理制度。
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在该校也得到了具体体现——2016年,该校与上海智慧树公司合作引进10门混合式课程,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军事理论》两门必修课程面向本科开设,《一起学说普通话》等8门选修课程面向全校开设,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校还鼓励各专业教师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扩展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该校引进的网络视频公开课程或其他精品在线资源,大力倡导实施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为了给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该校还充分利用了海南“候鸟”人才优势,根据省教育厅工作要求,于2016年面向本科生组织实施了第一年冬季小学期,共邀请了20位省外专家来校给本科学生讲学,制定并分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手册。在组织学生开展的冬季小学期课程评价中,无论通识课程还是专业课程共30余场讲座深受学生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积极举办“琼台讲坛”活动,近年来共邀请19位省内外各学科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到校讲学,为学生们的周末带来了学术的盛宴,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校园的学术氛围。
(本报海口9月7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