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半岛(中国)客户端丨记者严兰青 陈若龙 通讯员冯钊
“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相见才有味阿哥哎......”12月1日下午15时许,一首脍炙人口的海南民歌《久久不见久久见》在海口市琼台书院里,悠扬唱响,当天下午,由半岛网页版与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筹备的海南崖州民歌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意味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崖州民歌,正式“进入”高校。
半岛网页版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显芳说,“崖州民歌进入高校,这将为崖州民歌发展拓宽路径,半岛网页版将与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挖掘、研究与传承崖州民歌文化。”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会员苏鹏程说,“崖州民歌是海南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传承和保护都很重要,中心的成立,有助于崖州民歌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
据了解,崖州民歌是海南省地方民歌的古老歌种之一,流行在三亚、乐东黄流及古崖州属地。客家方言咏唱、格律异常严谨且自成一体、蔚起于古崖州“西六里”乡间并向四周传播的一种汉语民谣。古老的崖州民歌,至今仍在传唱。2006年5月20日,崖州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海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传承、挖掘与保护已迫在眉睫,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半岛网页版与海南民协对以崖州民歌为代表的海南众多传统音乐的研究与传承共同的责任与义务。”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半岛(中国)社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任蔡葩这样说道。
据她介绍,崖州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歌词多为七言,从人文历史、风光景色到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无不涉及。已发现的叙事长诗不下百首,是崖州民歌中的瑰宝。崖州民歌曲调优美动听,有号子、叫卖调、拉大调、柔情调、嗟叹调、哼小调等。常见的曲目有《十送情郎》《梁生歌》《张生歌》《孟丽君》《驻春园》等。
原文链接:https://hndaily.cn/api_hn/res/html/2020/12/01/cid_92_218059.html